如何養成習慣呢?

每天要早起跑步五公里,在意志力堅持下,連續跑100天,應該可以讓體重下降,並且可以堅持下去

跑步完要念30分鐘的英文,在意志力堅持下,連續一年可以讓我英文講得跟外國人一樣

但是往往單靠意志力很容易乏力,因為每個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

單靠動機,很容易被外在環境所干擾

所以往往自己想做的事,想培養的習慣很多

卻往往無法達成

微習慣就是要把自己要養成的習慣,目標設定的很容易達成

根據這樣的設定,可以克服大腦抗拒改變的天性,也可以更有毅力的去完成目標(因為目標都很簡單可以達成)

例如: 健身就設定每天只要做一個伏地挺身,這個就很容易達成也很容易持續下去,就可以比較容易去完成目標或是養成習慣

 

 

 

nice8731121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希伯克拉底就說過 所有的疾病都來自腸道
吃下去的東西裡面的小微生物,不只會影響腸道
也會造成多器官的疾病
目前已知有
氣喘,異位性皮膚炎,食道炎,食物過敏
甚至會導致肥胖,糖尿病,和癌症的發生

這些微小生物,已經在腸道與我們共生好幾百萬年
幫助腸道消化食物,產生的代謝物也可以滋養腸道上皮
讓我們消化能力提升,調整我們的免疫功能

以往使用益生菌,覺得就像健康食品
用來維持腸道暢通,
或是用在急性腸胃炎,減輕拉肚子的症狀

目前有許多益生菌除了使用在腸道
也可以用在調整我們免疫功能
異位性皮膚炎,氣喘都可能是和腸道菌失調有關

腸道的細菌也主導我們的能量的代謝
把瘦的小老鼠的腸道菌移植到胖的小老鼠身上
會讓胖的小老鼠變瘦
也許某一天我們也可靠著吃會讓我們變瘦的腸內菌減重

當然這些腸內細菌的組成,也跟我們吃食物有相關
如果都喜歡吃油炸的食品,腸道內自然就會多了許多專門負責分解油脂的菌
如果都愛吃纖維的,自然腸道內都是分解纖維為主的細菌

所以在想要使用益生菌減重同時,也要同時做飲食的調整!

文章標籤

nice8731121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門診常接到外院轉來的要切息肉病人
有病人剛在其他院所做完大腸鏡
發現有20幾個大腸息肉,但是經過檢查醫師解釋後
轉介到我們診所
但是大腸鏡報告沒有帶
需要兩個禮拜以後,才能拿得到報告
 
我們就再幫他安排大腸鏡來做息肉切除
本來預想這麼多息肉本來就是個大工程
但是在檢查過程中發現病人的息肉和一般人的大腸息肉不一樣
全都是扁平 顏色就像變色龍一樣和背景融合在一起
是普通內視鏡看不清楚的鋸齒狀腺瘤(Serrated adenoma,SSA)
這和常見的腺瘤有什麼不同呢?
 
大腸息肉分為腺瘤與增生性息肉兩大類
以往認為只有腺瘤會變成大腸癌
所以只要是腺瘤,就殺無赦
一律都用內視鏡切掉
就理論來說 應該可以很開心的慶祝
大腸癌在這樣的檢查與治療下
應該可以完全避免大腸癌的發生
事情不是我們想的那麼簡單
往往都會有例外
約有20%-30%的病人
即便定期大腸鏡檢查
看到腺瘤也都切除了
還是得到大腸癌
所以這些人會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
 
研究發現以往不會變化的增生性息肉 
可以再區分為幾個細分類 
其實都有帶有突變的基因
是會變成惡性的大腸癌
特別是鋸齒狀腺瘤 (SSA)
 
但是這類的增生性息肉在普通大腸鏡檢查下非常難以發現
即便使用了特殊偏光的方式(NBI)也難以發現
圖A 在一般大腸鏡檢查下幾乎與背景顏色相同,難以分辨
圖B 近看以後才些微看得出大腸背景血管不清晰 似乎被ㄧ平坦的病灶所覆蓋
圖C 特殊偏光(NBI)檢查病灶表面增生血管 此類病灶表面血管不多 因此幫助也不大
圖D 利用色素染色後才比較明白看得出來病灶所在的位置
 
所以要有高品質的大腸鏡檢查才能早期去找出這樣的病灶
高品質的大腸鏡,要包括良好的清腸,以減少糞便糞水干擾
還要有高品質的內視鏡儀器搭配內視鏡醫師仔細的檢查
 
不過如果沒有配合噴撒色素 診斷率會降低一半(20%-> 10%)
所以在檢查大腸鏡時,有可疑的病灶或是在SSA比較常發生的位置
噴灑色素幫可增加SSA診斷率
 
內視鏡診斷出來後,就可以做內視鏡的切除
不過這類的病灶都相當平坦
用普通的息肉切除術要完整的切除
是比較困難的
可以應用內視鏡黏膜切除術來做完整的切除後
再用氬離子凝固術(argon plasma coagulation)將邊緣做電燒
避免再復發的機會.
 
後續的追蹤建議一到兩年檢查大腸鏡合併色素染色增加診斷率
發現息肉後就移除所有息肉 避免大腸癌的發生.
 
感想:
這種變色龍息肉真的很考驗內視鏡醫師的眼力
要看得出來就很困難了
加上不會每間診所都準備有色素染色
而且就算染出來了 要切下來也是大工程
所以這真的是內視鏡醫師的大挑戰
 
圖A 白光下,只看背景血管被疑似的病灶擋住
圖B 有疑問噴灑色素就把病灶完整顯現出來
圖C 約2cm左右的病灶利用內視鏡黏膜術順利切下病灶
圖D 將傷口用止血夾完整關起來(這步比切息肉還難  XXD)
 
 
Line 粉絲團 : 
 
 
文章標籤

nice8731121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一個40歲健康無症狀的病人拿著大腸鏡的圖片到診所詢問我的意見
因為有看到一個大約兩公分的息肉
長在大腸最深的的地方靠近大腸與小腸的交接處

內視鏡的圖片上面看起來是良性
但是困擾的是在於息肉位在比較困難的位置
用內視鏡切可能有風險無法完全切下來,或是有可能會切破的風險
在跟病人解釋過內視鏡風險後
病人問到除了內視鏡的切除之外有其他的選擇嗎?
我可以去開刀嗎?

隨著內視鏡技術與器械逐步的改良與進步
大腸鏡如果檢查有息肉,大小如果是兩公分以下,沒有惡性變化
絕大部分都可以順利的用內視鏡切除

但是臨床上常常會遇到超越我們想像的息肉
如果是超過兩公分,或息肉是在相對比較難處理的位置
即使看起來沒有惡性的變化 在這個醫糾滿天飛的時代
比較保守的外科醫師就會直接手術切除局部的大腸與息肉
而內科醫師會把病人轉給外科醫師做手術的評估
但是在我們專門做內視鏡治療的醫師眼裡,
是沒有切不下來息肉
但是該怎麼和病人解釋內視鏡切除會比外科手術好呢?

以前,我們比較清楚的是手術的死亡率大於內視鏡切除的風險( 手術 3% vs 內視鏡切除 0%)
但是沒辦法跟病人解釋開刀除了死亡率高以外,併發症,不良反應的比率是不是也比較高
(以往的研究往往都混合了麻醉風險比較高,或是已經是惡性息肉的
這篇把這部分的病人都排除了 只比較單純的良性息肉用內視鏡切除與手術開刀會發生不良反應的機會)

 

新一期的消化道內視鏡期刊指出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Volume 84, No. 2 : 2016)
內視鏡除了在死亡率比開刀低,發生不良反應的比率小
病人需要住院的時間與花的費用也是比較低

所以當內視鏡醫師在決定一個息肉的切除是要用手術或是開刀是非常重要的
以目前看來,除非是有惡性的變化有可能有淋巴結轉移的機會
否則應該是以內視鏡切除為優先考量

因為相對於開刀來說,息肉切除死亡率會低,較低不良反應與住院天數,所花的醫療費用也比較低

 

nice8731121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雖然大腸癌在台灣發生率愈來愈高
但是大腸癌能夠及早診斷發現便可以有效的治療,
甚至用內視鏡的方式就可以不需要開刀就能完全治癒
早期的五年存活率大於90%以上
所以能夠愈早發現這些早期病灶就可以避免大腸癌惡化的機會
 
所謂的篩檢與一般有症狀不舒服再去檢查的意義不同
篩檢主要針對沒有症狀的人來選擇檢查方式
希望能夠用最簡單的方是找出最早期的病人
給予最有效的治療
 
但是往往有一好就沒有兩好
如果能夠很精確的檢察,往往都得忍受比較不舒服的檢查過程
減低大部分民眾願意接受篩檢的意願
愈輕鬆簡單的檢查,往往都不夠精細 無法檢測出早期微小的病灶
 
因此如何去尋找一個適合自己的篩選工具呢?
 
 
1. 糞便潛血
如果有腸道的病灶,一般表面比較會滲血,但是出血的量,
肉眼無法看得出來,但是可以用實驗室的方式
去檢測微量的出血
 
好處:簡單 省錢 可以在家做
壞處:每年做 偵測腫瘤比較差 有人覺得比較不衛生 所有陽性的都要做大腸鏡
 
 

2. 直腸鏡: ( 比較短的下消化道內試鏡)

只能檢察左側的大腸,約只能評估 1/3 的大腸

好處: 快速,不需要大量清腸,不需要鎮靜麻醉

壞處:只能檢查1/3 ,而且左側有看到息肉,可能剩下未檢察的部分也有可能會有息肉,所以還是要做全大腸鏡
 

3. 鋇劑灌腸檢查:

使用顯影劑從肛門灌腸,然後在於X光上面看大腸有無病灶

好處:
不需要麻醉鎮靜,風險低
 
壞處:
有輻射暴露風險
< 1cm的病灶有50%看不出來
如果有看到病灶,還是要做大腸鏡
 

4. 電腦斷層:

將管子置入肛門打氣,在做電腦斷層
可能會有小的,扁平的息肉沒辦法看得出來
適合低風險或是無法做大腸鏡的病人

好處:
可以完整檢查
可以檢查中等大小到大息肉
低風險


壞處:
吹氣可以能會不舒服
小息肉看不出來
輻射暴露
有看到息肉,還是得做大腸鏡
 
5. 大腸鏡:
完整的大腸檢查,可以完整的移除癌前病變
是唯一一個同時有診斷與治療的工具,
在做之前要完整的清腸
可以選擇用鎮靜的方式避免不舒服
 
好處:
完整的大腸檢查
可以很仔細的檢查出大腸息肉,即使是很小,也可以看得出來,並同時移除
麻醉鎮靜減緩大腸鏡的不適感
是大腸癌的標準檢查項目
 
壞處: 
需要完整的清腸
有機會小但是無法預期的併發症: 
沒有看到的病灶
腸穿孔
大腸出血
麻醉鎮靜問題
 
可以看得出來唯一可以兼具診斷與治療的只有大腸鏡
可是因為需要清腸,與檢查可能造成的不適感
讓大眾畏懼做大腸鏡檢查
 
 
舊的清腸藥主要是PEG 和 fleet
PEG 缺點是要喝大量的水,
Fleet 是太難喝
 
但是目前新一代的清腸藥口感佳,不會太難喝
且藥性溫和,不需一次喝大量的水
減輕檢查前清腸的痛苦
 
在檢查大腸鏡的不舒服,
其實因人而異,
如果因為腹部開過刀 腸子比較沾黏
疼痛感會比較明顯
如果是對疼痛比較敏感的人
也可以接受麻醉鎮定下
來做大腸鏡
就不會有這麼大的不適
 
所以,為了讓大腸癌的發生率下降
與減低大腸癌對台灣人的傷害
大腸鏡檢查還是優先的選擇
 
 
 
 
文章標籤

nice8731121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門診有病人抱怨說
只要月經來前幾天,就開始解血便與肚子痛
有去看過婦科,懷疑是子宮內膜異位到腸道
導致出血
之前真的沒有在內視鏡看過這樣的病例
不知道有沒有辦法用內視鏡做治療?
 
回顧起來,文獻上絕大部分都是用腹腔鏡的方式
把受侵犯的腸子做局部切除
再復發的機會其實蠻低的
不開刀
口服避孕藥的話,可以治療症狀
但是沒有吃的話就會復發
 
內視鏡應該是沒有辦法做有效的治療
應該是整層的從外面吃到裡面
所以內視鏡應該只能應用在診斷而已
 
還沒有他來做腸鏡 如果有機會可以看看這樣的病兆
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文章標籤

nice8731121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沒喝兩口水就想上廁所,小號時候有灼熱感,肚臍下方的疼痛感
這些問題常常困擾著很多婦女
看病的時候,醫師會幫你驗尿,
發現裡面白血球過多,應該是泌尿道有感染
 
但是這樣的症狀已經是反覆好幾次了
明明自己已經有多喝水了,為何還是會感染呢?
醫師建議口服預防性抗生素真的好嗎?會不會吃久了會有抗藥性呢?
 
 
反覆泌尿道感染可能是停經後婦女最大的困擾,
因為賀爾蒙的變化,雌激素的減少
研究顯示會讓陰道的乳酸菌數量下降
而導致致病菌的數量上升
並使得這些致病菌會在尿道口 膀胱增生
最後導致泌尿道感染
 
雖然預防性口服抗生素可以幫助減少復發的機會
但是研究顯示會增加細菌的抗藥性
 
因此非抗生素的泌尿道感染預防措施
對這樣的狀況,可能有所幫助
 
@陰道雌激素塞劑
停經後婦女使用陰道雌激素塞劑可以恢復陰道乳酸菌數量
減少enterobacteriaceaes以降低感染泌尿感染的次數
 
@陰道內乳酸菌(Lactobacillus crispatus )塞劑
+口服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R-1 and Lactobacillus reuteri RC-14
 
@蔓越莓
蔓越莓含proanthocyanidins讓E coli 無法附著上泌尿道上皮
可以降低30-40 % 泌尿道感染復發
 
@甘露糖 (D-Mannose)
小型研究顯示 D-Mannose 可以有效預防反覆UTI ,仍須大型研究驗證
 
針灸 (Acupuncture )
僅有兩個研究證實有效,需大型研究在證實
 
@疫苗 (Vaccination ,oral immunostimulant OM-89)
早期的實驗證實是有效,後面出來的study無顯著差異
 
有些婦女會使用維他命C來預防,研究證實是沒有效的
如果常常反覆泌尿道感染,若是對抗生素預防怕有抗藥性的疑慮
使用一些非抗生素的預防方式是可以考量的方式
身為腸胃科醫師當然對益生菌的好處要多多推廣囉
沒想到連泌尿道感染都會有幫助!
 
文章標籤

nice8731121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師,我為什麼會長大腸息肉呢?
是不是我們都吃到黑心油黑心食品引起的?
我吃益生菌可以預防大腸息肉或大腸癌嗎?
 
 
癌症的預防是現代健康議題上,最熱門的話題
所謂預防重於治療,所以除了避免致癌因子的暴露外
使用腸道的益生菌,最直接可以分解食入的致癌因子,
與增強身體免疫力,對抗一些癌前病變.
 
以大腸癌為例,
國內大腸癌發生率持續佔據台灣癌症發生率之首,
如何預防大腸癌的發生
除了大腸鏡的篩檢,與息肉的切除
使用好的益生菌可以保護腸胃黏膜,隔離壞菌,減低發炎,分解致癌因子,
在動物與細胞實驗對癌細胞有抑制效果,預防癌細胞增生與轉移
在整體上,也可以增強個體的免疫力
 
(NUTRITION AND CANCER 2016, VOL. 0, NO. 0, 1–10)
 
各種不同已知的益生菌在實驗室測試對癌細胞的作用
就目前來看,研究都只有在體外癌細胞層次,或是動物實驗
在人體方面是否真的有幫助仍未定
所有的理論都是推論
 
不過目前來說多補充益生菌,好處仍然不少
對腸道功能改善與改善免疫力都會有所幫助
 
冀望之後的研究,可以真的找出對預防癌症的菌種或理論
目前就多補充強化自己的腸胃道!!
 
 
文章標籤

nice8731121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醫院的生活都被每個月的行事曆牽制住,你上午要在台北做超音波,下午要去桃園看門診,晚上再回來查房,
日子過得很充實,不需要擔心沒事情做,回到家吃完晚餐就想睡覺
不過在離開醫院後,就需要自己制定自己的行事曆與工作學習計畫 

其實之前也有再使用evernote,
不過都是一開始一頭熱,很容易搜集一堆資料,
但是放在裡面,也不會去看
也不知道蒐集這些資料是要做什麼用
用自己的方式去整理,分了一堆資料夾來做分類,
分了以後,也沒有再把他們翻出來看過
不知道自己收這些東西是要做什麼用。
 
除了在筆記方面的管理雜亂之外,生活上也是這樣狀況,
常常想到要做很多事,但是往往在心裡閃現一下,覺得很有趣,做了會對自己改變很大,
但是沒三分鐘就忘了 或是常常做一些事都三分鐘熱度,缺乏一個自己時間管理的進度
日子就這麼過了,結果什麼都沒做.

一開始在FB上瀏覽得知"電腦玩物" 這個部落格,
都是講數位化工具,主要是evernote 與google,
偶爾有瀏覽看過,但是並不是非常注意就滑過去,
後來發現居然有專門的課程特別再講evernote,
於是就趁著沒診的空檔就去上了課,主講的當然就是電腦玩物的Esor Huang
 
令人訝異的是,可以把數位化工具運用到這種地步
真的是令我大開眼界 除了做筆記,搜尋資料外,
更可以運用在自己工作或是生活時間上面的管理.
這樣對我的幫助實在是非常大,而且evernote 還在持續的更新,
讓使用者在使用上更加方便管理自己的資料與時間.
的確,這是我今年以來,上過最有幫助的一堂課了!
 
濃縮一些我自己的心得:
利用evernote 任何時間都可以收集資料,
自己的想法,可以隨時用手機紀錄,
看到好玩的東西,可以拍照上傳
網頁瀏覽的內容可以加註自己的想法做成筆記
上課或採訪的內容可以錄音上傳
以上的東西,放入evetnote 後,就可以當作自己私人的資料庫,
當作自己的第二大腦,不用再去把所有的事都記在腦海裡面.

 

如果有興趣可以先download evernote,上電腦玩物的網站,

就有詳細介紹實用的evernote使用方法

http://www.playpcesor.com/

另外,我也相當佩服Esor Hung 的毅力,可以不間斷的每天發表一篇有用的部落格文章,

而且都不是像我這樣只會發廢文

 

 

文章標籤

nice8731121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 Comparison of Efficacy of Prophylactic Endoscopic Therapies for Postpolypectomy Bleeding in the Colorectum: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在切除大腸息肉後,病人大出血是所有內視鏡醫師的夢魘,
因為一旦大量出血,
病人通常已經正常飲食,所以大腸已經有糞便再加上滿滿的鮮血
要能夠在糞血之中找到出血點,是非常困難的
都希望自己可以像摩西一樣可以把這出血成災的紅海一分為二.
 
所以,如果能夠在切除的當下就給予預防性的止血治療,
理論上是可以避免再出血,與浴血糞戰的悲劇.
 
以前的老師都教我們,沖沖水看看有沒滲血,或是表面傷口的大小
再決定要不要追加止血,但是都沒有實際的證據顯示可以有效減少再出血的併發症.
 
不過當你做多了,不管你切的多漂亮,傷口也都很小,
如果就因為偷懶,沒有夾止血夾,或是打針,總是會遇到切完出血的病人.
 
 
在最近2016 AJG meta-analysis 分析了大腸鏡息肉切除後,
預防性的止血治療對於降低再出血的效用
 
一般內視鏡預防性止血治療,
可以分打針(含以稀釋的腎上腺素,使血管收縮)
或是用機械式處理(內套環和夾子)或是合併兩者一起
 
研究顯示術後的早期出血(當下或是術後24hours內),
有做止血治療的,會降低再出血的機會,
合併使用的會比單一治療得再出血的機率更低,但是兩者並無顯著差異
所以應該選擇其中一項的治療方式即可.
AJG  guideline 並沒有建議是打針或是夾夾子比較好.
不過就價錢 的方面來考量,打針當然是比較便宜,
但是相對來於不做治療然後真的出血了
需要再做一次大腸鏡,再止血,輸血,都要來得便宜得多.
 
不過在延遲性出血方面(術後超過24hours),
則有無止血治療對於再出血的降低就沒有什麼幫助,
因為大部分的延遲性出血都是因為電燒過多造成結痂,
在術後幾天,結痂脫落後,黏膜下血管暴露所導致.
即便內視鏡內套環也無法降低再出血的機會,因為通常術後幾天套環也會脫落.
 
所以總結來說要避免晚上出來做大腸鏡止血,浴血糞戰,
還是乖乖老實的夾上夾子或是打打針做預防性出血治療.

 

文章標籤

nice8731121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腸鏡檢查發現有息肉併做切除,可以預防大腸癌的發生,但是常常無法完整的切除乾淨
而導致病人即使做完大腸鏡也做息肉切除了,但是仍然得到大腸癌.
 
一般息肉的切除,可以用切片夾 或是套環 切除,
兩者都可以加用電燒機,有用電燒機的就是所謂的熱切除(hot resection) 沒有用電燒機的就是冷切除(cold resection)
使用熱切除的好處,理論上因增加熱能來對組織的破壞,使完整切除息肉的比率上升,
同時可以減少出血,但是事實上沒有理論支持這個證據
如果是用熱切片夾在切除小息肉時,常常會導致息肉切除不完整,且因電燒的破壞會讓病理檢查無法完整的判斷
更重要的是熱切片夾會增加併發症的風險,所以已經不再被使用.
所以目前標準的做法仍然是熱套環的息肉切除.
但是最近的研究顯示,熱切除無法增加完整切除率,與降低出血的風險.
 
所以如果於臨床上要應用冷套環做息肉切除需要注意哪些呢?
 
@ 切不乾淨的考量:
在切除大於3mm以上的息肉,都應該選擇冷套環而不是冷切片夾的方式,
在5-20mm 的息肉標準的是使用熱套環,但是有研究顯示仍有10.1%的息肉切不乾淨,且息肉越大,切不乾淨的比率可以到17% (1)
最近有研究針對較大的息肉(20mm),如果用冷套環方式去做切除,僅有4.6%會切不乾淨,比熱套環 切不乾淨的比率要低.(2)
 
@併發症的機會
冷套環相較於熱套環有較小的機會會導致立即出血或延遲出血的機會.但是術中出血的比率,冷套環 是比較高的,不過絕大部分可以自己止血.但是相對來說,冷套環因為無法切到肌肉層,所以穿孔的機會也比較低.而且也不會發生息肉切除後症候群.
 
@應該使用哪種snare?
絕大部分標準的套環都是設計來做熱切除的,所以要選擇比較硬,比較細一點的,
 
 
冷套環影片
 
@最大的可以切到多大的息肉呢?
最大的有可以切到60mm,但是是分片切完的.在大於5mm的息肉有時候用標準的套環無法完整切除,必須使用比較硬的套環套在息肉的基部,在大於10mm的息肉,可能需要打黏膜下注射與分片切完.
 
@冷套環的使用技巧 (push & cut)
與熱套環使用的技巧不同,再打開的snare 套住息肉後,套環前端要放至於息肉基部的前方1-2mm,輕輕地將套環 的前端頂在粘膜上,再將套環收起,就能將息肉從基部切除.
 
@目前的可以確定的結論:
  1. 冷套環 可以切除到10mm大小的息肉.
  2. 冷套環可以應用 Push & Cut 的技巧
 
@未來未確定的方面
  1. 不完整切除的比例?
  2. 息肉切除的大小上限?
  3. 立即出血與延遲出血的機會?
  4. 如果使用抗凝血劑下,出血的機會?
  5. 病灶邊緣可以完整檢查,確定完整切除的比例嗎?
 
 
  1. Incomplete polyp resection during colonoscopy-results of the complete adenoma resection (CARE) study. Gastroenterology 2013;:74–80 e1
  2.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old snare polypectomy.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2015;:AB164.
 
文章標籤

nice8731121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師,我肚子這兩個月凸出來越來越明顯,吃東西都會噁心想吐,吃不下“
男友陪著來的小女生說到

當然在診所的GI遇到的年輕女生右下腹脹,比較多是便秘

可能衣服遮掩的還不錯,其實看不太出來有任何的異狀

病人上個月還可以去日本玩的很開心

想當然爾這樣的狀況,還是會問有沒有懷孕,

但是自從有一次我在幫一個只是小腹比較凸出的女病人做超音波,沒想太多就問是否有身…結果就被青了,我以後問有沒有懷孕就會很小心

病人也說上禮拜有用驗孕棒測試是沒有,月經本來就常常不規則,好幾個月才來一次,

所以就當做是沒懷孕

躺上床後,衣服拉開,居然凸了跟山丘一樣……連跟診的護士小姐也驚呼了一聲

超音波掃描往下一看,先看到有水,心中一想有腹水,不妙,該不會是什麼惡性腫瘤


但是往旁邊一看,居然有一排的脊椎,再加上一個跳動小點…是個小baby 來著

沒想太多,馬上轉頭跟病人與男友恭喜…這次總算可以說你們有喜了

但是男友臉色很尷尬,女的臉色很臭……

 

以往在大醫院,因病人多,診間也沒有超音波,自己要掃還要去特別情商借台才有辦法做

所以常常會很偷懶,不是排程去做,便是說我們只檢查肝,其他不看

由以上來看來,其實只要簡單的把探頭一放上去就可以知道怎麼一回事, 也可以比較快解決病人的問題

診所如果有一台超音波就很不錯了,李醫師居然兩個診間都各配了一台Echo.......

他說: 我知道人性就是懶,該看的時候,就幫病人看一下 不能偷懶 

 

 

 

文章標籤

nice8731121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針對早期胃癌,以往傳統的方式是用開刀方式將部分胃或全胃做根除性切除

雖然能完全根除癌症,但是往往切除範圍過大,造成對於身體傷害較大且影響生活品質。

由於消化內視鏡的進步,內視鏡切除可以減少人體大傷害,並且同時有效將早期癌症做根除。

早期胃癌早期幾乎沒有症狀,且生長緩慢,一般約需兩三年的時間才會有變化,

但是如果出現明顯症狀如腹脹、胃出血、黑便、食慾不振、體重下降等,一般都已經是比較晚期,唯一選擇只能進開刀房做胃切除手術。

 

內視鏡手術與傳統胃切除手術比較

 

內視鏡手術

傳統胃切除

手術時間

小於60分鐘

超過兩個鐘頭

五年存活率

90%

90%

器官保存

X

術後恢復

當天or隔天便可進食

傷口恢復時間長

術後長期生活品質

與正常人無異

較差

 

早期的胃癌,在以往是非常困難診斷,主要是因為無明顯症狀,普通內視鏡下,無明顯特徵,難與其他胃黏膜做分別。因此,大部分胃癌被診斷時,幾乎都是已經非早期,無法接受內視鏡治療。

 

新一代內視鏡的問世後,大大提升早期胃癌的診斷率,讓更多病人有機會能夠接受內視鏡治療而不需要去手術,對身體造成太大的傷害而影響生活品質。

 

 

 

 

nice8731121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跟著李醫師看診一個禮拜,也體會了一個禮拜診所醫師的生活
不用再房,只是看門診+
好再是跟著李醫師,share他的初診
不然我自己一個人看,應該是沒幾個病人

其實我發現可以幫助的病人的方式更直接
超音波、抽血檢驗、無痛胃腸鏡該有的檢
應有盡有 
能做的也不比醫院來的少,病人就醫也比較方便

剛開始真的很害怕,在大醫院的習慣沒辦法適應診所的生活
不過李醫師跟我說: 你自己做決定就好
真的讓我安心許多

今天終於看到自己的門診表
本來就沒有夜診 禮拜天也休息....

似乎跟我醫院的生活也差不多 XXD
不過這樣的生活跟血汗醫院比 真的好多了

本來以為李醫師診所都看自費
其實大部分都看健保的 只是有些是自費項目
與掛號費跟外面診所比多個幾百元
但是,整間診所真的走的是高檔精緻路線....
絕對是回掛號費...

 

文章標籤

nice8731121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十年前,當我還是在肝膽腸胃科當住院醫師的時候,
絕大部分住院的肝硬化、或是肝癌的病人 都是因為B型肝炎病毒(HBV)引起
B 肝當時的盛行率也是相當的高 且能夠透過治療能將B肝完全滅絕的機會相當低
所以被稱為台灣的國病
 
但是在新的一代大部分都接受過HBV 疫苗注射
所以B型肝炎帶原的病人其實越來越少
連接的引起肝硬化或肝癌的病人也會越來越少
 
C型肝炎病毒由於在國內的知名度不如
但是事實上,C肝感染後造成慢性帶原、肝硬化的機會其實不比B肝低
在台灣以外的國家,C 肝的病人也占多數
 
在以往的年代,治療C肝礙於
1 . 健保的規範( 肝指數要異常,健保才能給付)
2. 打干擾素加口服雷巴威靈( Ribaverin)副作用較大,部分病人無法忍受副作用
   
所以肝指數正常的帶原者不知道要檢測,
知道有帶原但是指數正常,健保不給付
指數異常,有問題的又害怕藥物的副作用
所以造成能夠接受C肝治療的病人不多
 
目前礙於健保死水,短時間很難有變化
但是藥物研發的進步,讓我們可以有下一代能夠將C肝病毒完全清除的藥物
不需要打干擾素,且治癒率高達95%
 
最新引進國內的可以自費使用的就是針對基因型1b 的Daclactasvir + Asunaprevir
使用三個月 完全口服不需打針 副作用也少
 
唯一的缺點大概是價格有點高 藥價都可以買一台轎車
不過沒有健康,再多的錢也是沒有用....
 
所以經濟能力好的C肝帶原者,建議可以去病院驗一下C肝的基因型
如果是1b 型的 可以考慮早一點接受藥物治療
 
手頭比較緊的,也是可以去驗一下基因型與肝指數
若是肝指數異常加上是 基因型式tyep 2的
可以考慮打干擾素加雷巴威靈 
其實治癒率在台灣也是蠻不錯的 也高達九成以上
 
http://www.iscope.com.tw/index.html
http://line.me/ti/p/@pvb9290s
文章標籤

nice8731121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